聚氨酯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在风电叶片材料中的应用潜力

聚氨酯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在风电叶片材料中的应用潜力

一、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风电叶片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材料性能直接影响风机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目前,风电叶片主要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树脂(pu)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造,具有轻质高强、疲劳寿命长等优点。

然而,聚氨酯材料本身属于易燃聚合物,在高温、电火花或雷击等极端条件下存在燃烧风险。因此,提升其阻燃性能成为保障风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传统含卤阻燃剂虽能有效提高材料的阻燃性,但燃烧过程中释放有毒气体和腐蚀性烟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开发环保型、高效能的反应型无卤阻燃剂(reactive non-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s, rnhfrs)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本文将围绕聚氨酯反应型无卤阻燃剂的基本分类、作用机制、产品参数及其在风电叶片材料中的应用潜力展开系统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其发展前景。


二、聚氨酯反应型无卤阻燃剂的基本类型与作用机制

2.1 分类与化学结构

根据化学组成不同,常见的聚氨酯反应型无卤阻燃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类型 化学结构 典型代表 阻燃机制
磷酸酯类 含p-o-c键 dopo、rdp、bdp 气相自由基捕获、成炭作用
氮系化合物 含n杂环结构 mel、mca 膨胀型阻燃体系,形成多孔炭层
硅氧烷类 含si-o-si链 poss、有机硅齐聚物 提高热稳定性,促进成炭
金属氢氧化物类 mg(oh)₂、al(oh)₃ 物理吸热降温,稀释可燃气体

其中,磷酸酯类和氮系化合物因具备良好的反应活性与阻燃效果,广泛用于聚氨酯体系。

2.2 阻燃作用机制

反应型无卤阻燃剂通过化学键合方式参与聚氨酯交联网络的构建,从而实现分子层面的功能集成。其主要阻燃机制包括:

  • 气相阻燃:释放不燃气体或捕捉自由基,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 凝聚相阻燃:形成致密炭层,隔绝氧气和热量;
  • 热稳定作用:提高材料分解温度,延缓热失控过程。

三、典型反应型无卤阻燃剂的产品参数与性能对比

为了满足风电叶片材料对力学性能与阻燃性的双重需求,需选择兼具良好加工性、热稳定性及环保性的阻燃剂。以下是几种常见产品的技术参数对比:

阻燃剂名称 分子量 添加方式 热分解温度 (°c) loi (%) 力学性能影响 voc排放水平
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236 反应型 > 300 28 – 32 中等下降 极低
rdp(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 740 反应型 > 320 26 – 30 轻微下降
bdp(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 810 反应型 > 350 25 – 29 较小
mel(三聚氰胺) 126 添加型/反应型 < 300 20 – 24 显著下降 极低
poss(笼型倍半硅氧烷) 500~1000 添加型 > 400 22 – 26 改善热稳定性 极低

从上表可见,dopo和rdp在loi值(极限氧指数)方面表现较好,且热分解温度较高,适合作为风电叶片用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改性剂。


四、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在风电叶片材料中的应用实践

4.1 风电叶片材料的技术要求

风电叶片材料需满足以下关键性能指标:

性能类别 技术要求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 600 mpa;模量 ≥ 20 gpa
热稳定性 热变形温度 ≥ 100°c
阻燃性能 loi ≥ 25%;垂直燃烧等级 v-0
环保性 符合rohs、reach法规,voc排放低
加工性能 流动性好,适用于拉挤、模压、灌注工艺

4.2 实验案例分析

案例1:dopo改性聚氨酯树脂体系

某风电材料研发机构采用dopo对聚氨酯树脂进行共价键接枝改性,制备出新型阻燃聚氨酯复合材料。测试结果如下:

参数 未改性树脂 dopo改性树脂
loi (%) 18.5 30.2
热失重起始温度 (°c) 240 285
垂直燃烧等级 不评级 v-0
弯曲强度 (mpa) 780 710
拉伸强度 (mpa) 680 630

结果表明,dopo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力学性能。

案例2:rdp与mca协同阻燃体系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ap)提出一种rdp与mca协同阻燃策略,应用于聚氨酯风电叶片预浸料中:

阻燃体系 loi (%) 垂直燃烧等级 烟密度等级 力学性能保留率
rdp单独添加 28 v-0 sdr 80 90%
rdp + mca 32 v-0 sdr 50 85%
未添加 18 不评级 sdr 120 100%

该研究表明,rdp与mca复配使用不仅提高了loi值,还显著降低了燃烧烟密度,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技术趋势

5.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在其《sustainable flame retardants for composites》白皮书中指出,基于dopo的反应型阻燃剂已成为高端复合材料阻燃改性的主流方向,尤其适用于航空与风电领域。

德国()推出名为“luftxil”的系列无卤阻燃聚氨酯树脂,专为风电叶片设计,其核心成分即为rdp类反应型阻燃剂。相关文献(weber et al., 2022)表明,该树脂在连续工作温度达120°c时仍能保持优异的阻燃性能。

日本三菱化学(mitsubishi chemical)开发了一种含硅-磷协同结构的反应型阻燃剂,成功应用于海上风电叶片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候性与长期阻燃稳定性。

5.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风电材料用无卤阻燃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联合金风科技开展了一系列关于dopo改性聚氨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可显著提高风电叶片材料的loi值与热稳定性。

清华大学化工系(2023)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采用dopo与纳米粘土复合改性方法,可在不明显降低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聚氨酯泡沫的loi值达到33%,并实现ul94 v-0级阻燃标准。

此外,化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单位也在推进国产反应型无卤阻燃剂的研发与产业化,部分产品已在风电叶片试验线中试应用。


六、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6.1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成本问题:多数反应型无卤阻燃剂价格较高,限制其在大众市场的推广;
  • 力学性能损失:部分阻燃剂的加入会导致材料脆性增加、强度下降;
  • 工艺适应性不足:某些阻燃剂与现有树脂体系兼容性差,影响加工效率;
  • 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阻燃性能评估标准,影响推广应用。

6.2 发展建议与技术路径

  • 开发多功能复合型阻燃体系:通过磷-氮、磷-硅等协同作用提升综合性能;
  • 优化合成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收率与纯度;
  • 加强阻燃剂与树脂体系的适配性研究:建立数据库指导配方设计;
  •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明确风电材料阻燃性能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 探索生物基阻燃剂:如来源于木质素、壳聚糖等天然资源的反应型阻燃剂,提升可持续性。

七、结论

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因其环保性、高效性及可功能集成的特点,在风电叶片材料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磷酸酯类、氮系化合物等阻燃剂的合理选用与复配,可以实现材料在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防火安全要求。

未来,随着绿色制造理念的深入和风电产业的持续扩张,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将在风电材料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议行业企业加强对阻燃剂与聚氨酯树脂体系的匹配性研究,推动其在风电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技术升级。


参考文献

  1. dupont performance materials. (2021). sustainable flame retardants for composites: white paper. wilmington, usa.
  2. weber, t., müller, a., & fischer, h. (2022). development of flame-retarded polyurethane resin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198, 109932.
  3. mitsui chemicals inc. (2021). patent jp2021092456a: silicon-phosphorus reactive flame retardant for marine wind blades.
  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金风科技. (2022). dopo改性聚氨酯树脂在风电叶片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40(4), 602–608.
  5. 清华大学化工系. (2023). 纳米复合型无卤阻燃聚氨酯泡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9(2), 112–118.
  6. se. (2021). luftxil resin series technical guide. ludwigshafen, germany.
  7. iso 4589-2:2017.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burning behaviour by oxygen index — part 2: ambient-temperature test.
  8. ul 94:2020. standard for safety for flamm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for parts in devices and appliances.
  9. en 13501-1:2010. fire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ducts and building element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using data from reaction to fire tests.

Call Us

13801738246

Email: edisonzhao@51qiguang.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业务联系电话:张总: 138 0173 8246
Scan to open our site

Scan to open our site

首页
产品
电话
查找
taptapapk下载位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