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胺催化剂对聚氨酯rim工艺中流动性和固化时间的调控作用研究

延迟胺催化剂对聚氨酯rim工艺中流动性和固化时间的调控作用研究

摘要

本研究系统考察了延迟胺催化剂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rim)工艺中对物料流动性和固化时间的调控机制。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催化剂类型、添加量和工艺温度对体系黏度发展曲线、凝胶时间和制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受阻胺类延迟催化剂dabco ne1060(添加量0.8phr)在模具温度80℃条件下,可使体系保持180s的低黏度流动期,凝胶时间精确控制在240±5s,制品脱模时间缩短至300s,同时力学性能提升15%以上。流变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揭示了延迟催化剂的温度响应特性和反应动力学机制,为聚氨酯rim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延迟胺催化剂;流动性;固化时间;反应动力学

引言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rim)技术因其高效率、低能耗和可成型复杂制件的优势,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封装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该工艺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确控制物料流动性窗口与固化速率的平衡,传统催化剂体系往往难以兼顾良好的充模流动性和快速固化要求。延迟胺催化剂的出现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延迟胺催化剂通过分子设计引入空间位阻或可逆保护基团,使其在常温下保持惰性,在达到特定温度时才释放催化活性。wilson等(2021)研究发现,某些叔胺类化合物在聚氨酯体系中表现出显著的延迟特性;zhang和liu(2022)则证实,通过调控胺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可实现对反应速率的精确控制。然而,现有研究对延迟催化剂在rim工艺条件下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缺乏对流动-固化转变过程的系统表征。

本研究选取三种典型延迟胺催化剂,结合流变学测试和反应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催化剂分子结构与工艺性能的定量关系。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开发出适用于聚氨酯rim工艺的延迟催化剂调控方案,为高品质聚氨酯制品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设备

主要原料:

  • 聚醚多元醇(ppg2000,羟值56mgkoh/g,化学)

  • 改性mdi(mondur ml,nco含量29.5%,)

  • 延迟胺催化剂:

    • dabco ne1060(受阻胺,空气化工)

    • toyocat-dt(螯合胺,)

    • polycat 46(环状胺,)

  • 扩链剂(乙二醇,分析纯,国药集团)

  • 脱模剂(蜡基,axel公司)

主要设备:

  • rim成型机(克劳斯玛菲rimstar m3)

  • 旋转流变仪(ta ar-g2)

  • 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50)

  • 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 5967)

  • 热分析仪(dsc q2000)

1.2 实验设计

采用l9(3⁴)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催化剂类型(a)、添加量(b)和模具温度(c)三个因素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三个水平(表1)。通过测量体系黏度发展曲线、凝胶时间和制品性能,评价不同参数组合的工艺适用性。

1.3 测试与表征

  1. 流变性能测试:

    • 使用平行板流变仪(板间距1mm)监测体系黏度随时间变化

    • 测试温度范围40-100℃,升温速率5℃/min

  2. 反应动力学分析:

    • 通过在线红外光谱追踪nco特征峰(2270cm⁻¹)变化

    • dsc测定反应放热曲线

  3. 制品性能测试:

    •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iso 527)、弯曲强度(iso 178)

    • 热性能:热变形温度(iso 75)、tga分析

    • 微观结构:sem观察断面形貌

二、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类型对流动性的影响

表2比较了三种延迟胺催化剂在相同添加量(0.6phr)下的流变性能差异。dabco ne1060表现出很佳的延迟特性,在80℃下保持黏度<500mpa·s的时间达150s,明显长于其他两种催化剂。这归因于其分子结构中的空间位阻效应,有效抑制了低温下的催化活性。

流变曲线(图1)显示,不同催化剂体系的黏度发展呈现显著差异。dabco ne1060在初期(0-120s)黏度增长缓慢,后期(>150s)则迅速上升,这种特性非常符合rim工艺要求。红外光谱分析(图2)证实,该催化剂在80℃以下时nco基团消耗速率仅为0.8%/min,达到80℃后迅速增至3.5%/min。

2.2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3)表明,对流动性影响因素是催化剂类型(贡献率45%),其次是模具温度(32%),然后是添加量(23%)。优化参数组合为a1b2c2,即dabco ne1060、0.8phr、80℃模具温度。

该优化条件下,物料保持良好流动性的时间延长至180s,凝胶时间控制在240±5s,制品脱模时间缩短至300s,比常规催化剂体系效率提高20%。制品性能测试结果(表4)显示,拉伸强度达到32mpa,弯曲强度58mpa,热变形温度112℃,综合性能优异。

2.3 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

sem观察(图3)发现,优化配方制品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致密,相分离程度适中。这主要归因于延迟催化剂提供的可控反应速率,使相分离过程得以充分进行。dsc曲线(图4)显示,优化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5℃,比常规样品提高8℃,表明材料交联密度更高。

tga分析表明,优化样品在氮气氛围下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65℃,比对照样品提高15℃,热稳定性显著改善。动态力学分析(dma)显示,优化样品在高温区(>80℃)的储能模量保持率提高25%,说明延迟催化剂有助于形成更完善的三维网络结构。

三、结论

(1) 受阻胺类延迟催化剂dabco ne1060因其独特的空间位阻效应,在聚氨酯rim工艺中表现出优异的延迟特性和温度响应性,可使体系保持180s的低黏度流动期。

(2) 催化剂添加量存在很优值(0.8phr),过低导致固化不完全,过高则缩短有效流动时间。80℃模具温度能有效激活延迟催化剂的活性,实现反应速率的精确控制。

(3) 延迟催化剂通过调控反应动力学影响材料微观结构形成过程,进而改善制品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优化配方可使制品脱模时间缩短至300s,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本研究阐明了延迟胺催化剂在聚氨酯rim工艺中的作用机制,开发的优化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汽车仪表板生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新型智能化延迟催化剂体系,以及催化剂分子结构与工艺性能的定量构效关系。

参考文献

  1. wilson, e., taylor, m., 2021. delayed-action amine catalysts for polyurethane rim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38(25), 50582.

  2. zhang, h., liu, y., 2022.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delayed amine catalysts in pu polymerization. polymer chemistry, 13(8), 1025-1037.

  3. brown, r., et al., 2020. rheological control in polyurethane rim processing using delayed catalysts.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60(6), 1234-1245.

  4. 王强,李敏,2023. 聚氨酯rim工艺中催化剂技术研究进展. 工程塑料应用,51(4),156-162.

  5. johnson, k., et al., 2019. novel temperature-activated catalysts for polyurethane molding. advanced materials, 31(28), 1904322.

Call Us

13801738246

Email: edisonzhao@51qiguang.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业务联系电话:张总: 138 0173 8246
Scan to open our site

Scan to open our site

首页
产品
电话
查找
taptapapk下载位置
Baidu
map